陽明山,圓仔花_1994  

郭靜宜(期貨市場、股市裡 誰賺走大部分的錢?)

一般而言,我們探討的股市參與者

通常會提到的是: 本土法人、國外法人、散戶等等…

這是從成交量的角度去看股市

   

期貨

根據台灣證交所的市值週報的資料

台灣上市公司在2015年7月9日的市值約 259,526 億

也就是說不管每日的成交量是800億還是 2,000 億

都不到整體上市公司市值的 1 %

    

從成交量的角度去看股市

我們很容易忽略股市中

最重要的參與者: 業主

 

那些參與公司經營

或不參與經營但長期持有的大股東

這些極少數的人可能擁有公司 5 - 15 %或更多的股權

但我們很少把他們當成股市的參與者

 

雖然沒有資料可以佐證

相信業主們賺走了股市中最大部分的錢

不相信的話 去看看每年公布的富比世富人榜

就會發現 每個都是上市公司的業主

國內外皆然 無一例外

 熱錢

 

現在股市交易越來越透明

重要的內部人交易都要申報

 

美國的內部人買或賣股的資訊通常沒有參考價值

不相信的人 可以根據美國內部人買賣的資訊

如果內部人賣就放空 內部人買就買進

 

大股東用人頭內線交易也沒有用

交易量小不俱經濟效益

量大肯定會被發現

難度和風險都很高

 

一般人或許會有另一個說法:

業主的股票成本都很低,所以賺得多

 

想像我自己是業主

經營一家公司 我會怎麼做?

 公司

首先一定要增加營收

大部分在私人機構上班的人都被逼過業績吧

持續跟供應商談到好的進貨成本 增加毛利

盯緊所有的管銷費用

從廣告行銷支出到廁所衛生紙都嚴格監控

增加營業利益

謹慎檢討攤提、折舊、利息支出

付完稅之後就是淨利了

而淨利就是業主賺到的錢

 

業主的投資方式

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?

投資人剛好可以倒過來

利用這個業主的成功方程式

 

以股利為核心的業主型投資

不斷買進股利成長的公司

部分的淨利交給公司持續投資

拿回股利自己再繼續投資

進而驅動整塊大餅

餅越大 公司市值就越高

投資人的身價自然就增加

 

   張韶涵演唱會_9664 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元富期貨~郭小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